取卵手術到底痛不痛
在門診,患者經常會問:“醫生,取卵手術到底痛還是不痛啊?為什麼有的病友說沒什麼感覺、有些酸脹,有的病友說稍微有些痛、能忍受,還有病友卻說非常痛、痛得死去活來……”那麼,取卵手術到底痛還是不痛呢?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就是通常所說的試管嬰兒,簡單來說就是把卵子取到體外,與精子放在一起進行體外受精,胚胎體外培養2-6天后,把胚胎移植到子宮腔內的過程。IVF-ET主要包括促排卵、取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過程,所有過程均在門診完成,無需住院,移植後可以正常活動和工作,基本上殳有痛苦。最難忍或稍微有些疼痛的過程是取卵手術。
IVF-ET初期,取卵手術是在腹腔鏡下完成的,取卵需要在腹腔鏡直視下對卵卵巢進行卵泡抽吸術。腹腔鏡是需要全身麻醉和住院的一種手術,手術時可能會遇到盆腔粘連、出血等風險,是目前已過時的一種方法。隨著超聲技術的迅速發展,1981年,楞次(Lenz)等人開始了經腹部超聲引導下經:膀胱取卵術(經皮—腹腔—膀胱),這種方法避免了腹腔鏡要求的全身麻醉及可能引起的手術並發症。但這種方法必須穿過膀胱,不但容易引起血尿,很多患者也會感到相當疼痛,尤其是針尖穿過膀胱壁時。後續又出現了在腹部超聲引導下經陰道取卵、經尿道二取卵的方法。隨著陰道超聲探頭的發現,取卵術有了重大突破,1985年威克蘭( Wikland)等開始了經陰道超聲引導下取卵術,這種方式最簡單、最準確、最易被患者接受,一直延續使用到今天。
取卵手術損傷小、操作比較簡單、可在門診完成、疼痛度不大。至於是否需要麻醉、採用何種麻醉,每家醫院的觀點和方法不大相同。常用的方法有:
①靜脈麻醉。靜脈注入丙泊酚等藥物,使患者處於無意識的睡眠狀態,達到無痛麻醉效果。這種麻醉方法雖然可以達到無痛,但靜脈麻醉對呼吸、循環系統有抑製作用,大劑量快速注藥可引起血壓降低、呼吸變淺甚至呼吸暫停等風險。
②肌內註射哌替啶(度冷丁)。取卵前肌內註射1支哌替啶,患者仍然是清醒的,但可以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哌替啶屬於阿片類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痛作用,但常有噁心、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偶見皮膚瘙癢、呼吸抑制等情況。
③局部麻醉。經陰道將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注射在宮頸旁。局部麻醉滲透性強、彌散起效快、對心臟的影響較小、不良反應少,利多卡因沒有與卵泡及卵子直接接觸,因而對卵子質量及後期的普糖、胚胎髮育等沒有影響,不影響IVF-ET成功率。很多醫院目前都是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鎮痛。
④無麻醉:有些醫院取卵時未使用任何麻醉鎮痛藥物,患者也能忍受和堅持下來。
大多數生殖醫學中心的取卵術,是採用上述局部麻醉的方法。絕大多數患者反映取卵時的疼痛程度是可以忍受的,主要感覺是下腹部酸脹或輕微脹痛、刺痛等,類似做輸卵管造影檢查的疼痛程度。有些人的卵泡數目比較多或卵巢位不好(比如卵巢被子宮、膀胱遮蓋,穿刺針需要穿過子宮或膀胱才能進入卵巢),還因為每個人對疼痛忍受程度不一樣,對疼痛敏感者可能就會覺得比較痛。還有些患者反映取卵手術本身並不痛,而在用窺器進行陰道消毒和沖洗的過程中比較痛,因為窺器要把陰道撐開並左右轉動,所以許多人感覺陰道消毒沖洗的過程比取卵時更痛。
取卵手術沒有那麼痛。取過卵之後,許多人才發現原來取卵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