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张力低,宝宝肌张力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宝宝肌张力低这个疾病多发于婴幼儿阶段,主要表现就是腿软,没有力气,不能抬头、不能站立,或关节挛缩,精神发育迟滞,颜面肌受累,出现独特的疾病颜貌。若大脑神经系统的病变,就会出现脑瘫,且小儿比较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肌张力低的症状。
肌张力低的病因
导致肌张力低下的机制有遗传、代谢或未知原因。例如,神经肌肉疾病、代谢障碍、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唐氏综合症、发育迟缓、或脑瘫等疾病的儿童。
肌张力低下对于儿童发育和后期生活的长期影响主要取决于肌肉无力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1.母亲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昏迷、吸毒、烟酒过度、药物中毒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梗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脐带绕颈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滞产、倒立、手术使用产钳、吸胎或应用麻醉药 ,或产程过长
5.新生儿因素:新生儿窒息,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 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
肌张力低的机制
肌张力低下是对于被动运动阻力主观性减低的表现,是肌肉紧张性(肌肉伸缩运动的幅度)降低的一种状态。肌张力低下病因复杂,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先天性病因中遗传因素最常见,可以是染色体畸变如唐氏综合征、基因大片段缺失如Prad—er—willi综合征、单基因突变如肌营养不良,先天性代谢异常也是病因之一如苯丙酮尿症等;后天获得性可因感染、毒素、自身免疫紊乱、代谢紊乱、神经异常起病。
肌张力低下在不同时期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起病呈四肢松软,伴有吸吮无力、喂养困难,称之为“松软儿”,拉坐头后仰、抱起成倒“U''型。在儿童期以运动发育迟缓为主,表现独立走路时间推迟,流涎,言语发育延迟、反射减弱以及关节、四肢运动有关的神经对刺激反应的迟缓等。肌张力低下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
肌张力的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降低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治疗包括儿科作业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和早期干预,医生通常会提供干预策略以促进粗大运动发育,已达到最大程度恢复正常宝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