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管嬰兒的自然週期中是如何把握取卵時機的?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術治療的中心環節之一,以獲得多個卵子,從而增加患者移植的機會,提高治療的成功率,然而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增加了試管嬰兒的治療風險和額外的治療成本。正常婦女,每個月經週期通常只排一個卵,也就是說自然狀態下一個卵就足以妊娠。理論上自然週期取卵是最符合生理的治療方案,治療方式最為簡單。但是自然週期IVF的缺點顯而易見:過早出現LH峰、提前排卵導致高的周期取消率,因此自然週期取卵事實上是最難掌控的方案。
自然狀態下每批卵泡中質量最好的卵母細胞容易被募集,繼續發育為成熟卵泡。研究認為,卵巢低反應(POR)患者採用自然週期取卵的妊娠率較其他促排卵方案高。由於自然週期體外授精技術遵循自然規律,患者每個月均可接受治療,顯著縮短了治療週期,避免了患者因POR或隨年齡增長而生育力進一步下降的弊端。隨著二胎政策的普遍放開,高生育年齡、POR的患者日趨增加,自然週期和微刺激週期取卵的應用將更為廣泛。
然而自然週期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週期取消率高,如LH峰過早出現、提前排卵或獲取的卵泡尚未成熟或未獲得卵子,這種種獲卵的不易控性嚴重限制了自然週期IVF的應用。在整個卵泡的自然發育過程中,雌激素的變化與卵泡的發育密切相關,而LH峰的出現決定了排卵的時間。LH峰是一個陡直的峰下降很快,LH峰通過受體結合作用激活特異性酶活性,促進卵丘膨脹與顆粒細胞分離,卵泡壁產生纖溶酶原激活物,顆粒細胞產生前列腺素,最終導致排卵,排卵通常發生在LH峰後24~36h。相對於自然排卵時機,在卵泡成熟時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和hCG形成人為的LH峰,32~34h取卵可以有更高的獲卵率。但其使用基礎是在沒有出現內源性的LH峰之前,一旦出現內源性的LH峰,選擇自然狀態下合適的取卵時機依然很重要,可以進一步提高獲卵率,減少意外排卵率。
相對於出現內源性LH後決定取卵,在卵泡成熟時使用GnRH-a或hCG形成人為的LH峰,可以更好地掌控取卵時機,而且國內外的學者研究顯示,出現內源性LH峰緊急取卵的獲卵率、優質胚胎率及臨床妊娠率均低於使用GnRH-a或hCG誘發排卵後適時取卵患者。但是由於不同患者LH峰值出現的時間和變化曲線有差別,仍然有很多患者出現內源性的LH峰,掌控自然LH峰下合適的取卵時機,對增加POR和高齡婦女每個週期的獲卵率依然具有同等重要的價值。
改良自然週期在卵泡後期應用GnRH拮抗劑(GnRH-A)抑制提早出現的LH並給予小劑量Gn促進卵泡發育。目前大多數改良自然週期在卵泡直徑為12~17mm時使用GnRH-A以及Gn,在一項對350例年齡<35歲患者進行844個改良自然週期的研究中,每個週期妊娠率為8.3%,3個週期之後的累計繼續妊娠率達到20.8%。由於GnRH-A費用高,其單週期妊娠率並不比單純自然週期高,可能對於小卵泡過早出現LH峰,高齡、POR、自然週期取卵失敗患者使用改良自然週期方法,也許可進一步提高獲卵率。
與傳統COH比較,自然週期更安全,壓力小,且費用為常規促排卵方案的20%~23%,可以連續數個週期實施治療,對於POR、高齡的婦女增加了她們年周期的治療機會。自然週期應該是一個系列持續治療過程,4個週期後可以達到常規促排卵的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