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儿童计划免疫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剂接种到宝宝体内,宝宝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标。

宝宝最主要的接种方式就是主动免疫,也就是我们说的疫苗
目前按照要求,宝宝要做好15种传染病的预防。分别是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

常见的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一、乙肝疫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利用现在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增殖的载体,产生具有表达特异性抗原的制剂。如果正在发热、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的及其痊愈不足2周的,建议推迟接种。乙肝疫苗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个别的宝宝可有低热或局部轻度红肿,一般不需要处理。

二、卡介苗:属于减毒活疫苗。有很多宝妈不理解什么是减毒活疫苗,就是用人工定向变异从自然界中筛选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宝妈不用担心,虽然接种的是病原微生物,但是毒力明显减轻。卡介苗接种后,2周后可出现局部红肿,6到8周可出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8到12周后结痂。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同卡介苗一样。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后,极少数的宝宝可出现低热、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宝宝往往能自愈。

四、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剂型。发热、中耳炎、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禁止接种。

五、流脑疫苗:属于分组疫苗。分组疫苗是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将细菌或病毒培养物中有害成分去除制成的。宝宝接种疫苗后,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接种疫苗的时机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这是一周岁以内接种疫苗的简易口诀,很方便记忆。
当然疫苗本身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因此可能出现一些反应。门诊上经常遇见接种疫苗后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有的时候宝宝轻微的发热,宝宝精神状态好,一般会慢慢退热的。

宝宝避免接种的情况
免疫接种的禁忌证有:
①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患者。
②有明确过敏史者禁接种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麻疹疫苗(特别是鸡蛋过敏者)、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牛奶或奶制品过敏)、乙肝疫苗(酵母过敏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
③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卡介苗。
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热、腹泻和急性传染病期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⑤因百日咳菌苗偶可产生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故本人及家庭成员患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有抽搐史者禁用百日咳菌素。
⑥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总结
宝宝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接种疫苗的后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多数都是自愈的。宝宝要按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