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克羅米芬被批准用於多囊卵巢( polycystic ovaries,PCO)所致無排卵的治療帶來了不孕治療上的革命。克羅米芬促排卵時優於促性腺激素的方麵包括低多胎妊娠率,低成本,使用方便,不需每日監測及低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 OHSS)發生率。

由於克羅米芬為雌激素拮抗劑,克羅米芬誘發排卵時要求有完整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和雌激素。由於它的作用部位,克羅米芬的每日劑量必須一次性服用,以使其優先進入下丘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部位。

f23609f2de11500d0cd675abb175c26a.jpg

克羅米芬有兩種異構體,順式氯米芬和逆式氯米芬。逆式氯米芬具有較弱的雌激素樣作用同時具有抗雌激素作用,而順式氯米芬則完全是抗雌激素性的。對於排卵來講,哪種異構體更重要還是有爭議的。

抗雌激素效應

在處理不孕患者時,由於克羅米芬在下丘腦-垂體軸以外的競爭性拮抗雌激素受體導致的抗雌激素效應主要是內膜厚度降低宮頸黏液數量和(或)質量的下降。其他的抗雌激素效應包括潮熱和飛蚊症。潮熱和飛蚊症僅發生於服用克羅米芬的期間,處理通常是降低服用劑量。當出現飛蚊症時應停藥,但可在接下來的周期降低劑量重新開始。

克羅米芬週期提高妊娠率的方法
  • 增加克羅米芬劑量:當口服50mg克羅米芬時,≥12mm、≥15mm及≥18mm卵泡的數量分別為2.4個、1.7個及1.2個。增加下一周期的克羅米芬劑量可輕微見效。當口服100mg時,≥12mm、≥15 mm及≥18mm卵泡的數量分別為2.6個、1.9個及1.3個。卵泡數量不會隨著口服劑量為150mg、200mg或250mg的克羅米芬而增加。有的專家報告給予克羅米芬150mg連續5天可明顯地增加IVF中排卵前卵泡的數量而且最終的卵泡數量不受何時開始克羅米芬的影響。實際上,還有其他專家發現在給予50mg和150mg克羅米芬在IVF中對15mm直徑卵泡的募集沒有差別。也有其他一些專家等報告大於15 mm直徑的卵泡平均數量有所增加,從服用50mg後的1.0個到200mg後的2.4個。應該權衡其對內膜和宮頸黏液的抗雌激素效應後來考慮增加克羅米芬劑量的優勢。
  • 延長克羅米芬使用天數:延長服用50mg克羅米芬的天數至8天甚至10天可能使某些服用5天200mg甚至250mg克羅米芬而無效果的患者排卵。應該權衡其可能延展對內膜和宮頸黏液的抗雌激素效應後來考慮延長克羅米芬使用時間的優勢。
  • 二甲雙胍的添加:二甲雙呱和克羅米芬聯用可增加單用克羅米芬不排卵患者排卵的機會。雖然二甲雙胍改善排卵主要針對PCOS相關的胰島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而抵抗克羅米芬,它的副作用輕微顯示它可以經驗性地用於其他婦女。二甲雙胍可能也會改善克羅米芬週期的宮頸黏液。每日1000 - 2000mg的劑量可以頓服或分成數次與飯同服。
  • 宮腔內人工授精:應用克羅米芬來改善IUI週期妊娠率的結果不一。另一些人則發現加用克羅米芬後IUI週期的妊娠率無明顯改善。通過IUI來改善克羅米芬治療排卵障礙患者的成功率的研究不多。IUI妊娠率的提高與精液中精子數量成正比,從10萬- 4000萬時的4.2%到≥9000萬時的8.9%。上限值遠高於WHO定義的正常男性萬的兩倍。這表明對於男方精液剛剛達到正常標準下限而同時女方宮頸黏液異常的患者應考慮IUI(人工授精)。

克羅米芬是應用黃體酮後有撤退性出血的WHOⅡ型無排卵治療的一線藥物。除了治療無排卵,在需要夫精或贈精IUI的患者中,克羅米芬還單獨或與HMG或FSH聯用來增加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排卵前卵泡的數量,和用來使黃體功能不全的患者提升孕酮水平。克羅米芬相對促性腺激素在促排卵上的優勢在於多胎妊娠率低,經濟,應用簡便,不日監測,且OHSS發生率低。妊娠率與多胎妊娠率均與排卵前卵泡數量及年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