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十月怀胎不易,殊不知分娩之后的漫漫长路同样也异常的艰辛,那种给身体带来不适感一点儿也不比孕期少,如产后盆底肌受损、脱发严重、刀口愈合慢以及大家害怕的产后月子病腰酸背痛等。所以说产后怎么坐月子对孕妇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会坐月子来调理身体,如果月子做不好,很可能会落下月子病,尤其是会出现产后腰疼的问题。很多一部分产妇都会被产后腰痛所困扰,弯腰干点活,感觉腰像针扎一样的疼。

有一部分的产后妈妈认为腰疼跟自己在剖腹产时打麻药有关系,其实关于这种说法,就目前而言,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所用的麻药对产妇和胎儿都不会产生影响。否则分娩时也不会用了。而且一般的产后腰疼往往与下面几个方面有很大关系:

孕期耻骨分离
女人怀孕之后,胎儿越长越大,孕妇的肚子也会越变越大,这时很容易造成骨盆前倾,甚至会带着腰椎前倾,进而就容易出现孕期腰疼问题。等到生完孩子之后,如若在坐月子期间,骨盆和腰椎没能恢复好,那么产后很容易出现腰痛问题,所以说这可能是孕期腰疼的一种继续。

宫寒因素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而言,只要手术过程处理得当一般不会引起宫寒,但是产后饮食不当往往会导致宫寒,顺产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宫寒问题。记得我自己就是产后饮食问题引起的宫寒和气血不足,腰部肌肉无力,腰椎经常疼痛。最痛苦的就是稍微久站或者是蹲下再站起来时,腰部会特别明显,甚至不能直起来,需要弯腰好久缓冲一下才行,就目前而言,分娩已经两年了这种现象依旧在持续,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好点。

频繁弯腰曲背弯
往往月子里是身体很虚弱却又是最忙的时候,基本上宝宝需要每隔半小时左右就要换尿布、抱起孩子喂奶,无论哪个动作都需要频繁的弯着腰去完成。这些动作对于产后坐月子的产妇而言尤其是其腰部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在分娩之后骨盆变得松弛、肌肉力量较弱,所以说月子里面的腰疼就是累出来的,建议家人在月子期间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帮助产妇分担一些事情。

产后缺钙
在怀孕期间,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钙质,如若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缺钙问题,就容易造成骨质钙流失,这时就可能会造成你出现腰痛问题。而且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补钙,等到生完孩子之后就可能不补钙了,分娩之后体内所缺失的钙质还没有补充好,如果还是缺钙,就会加重产妇腰痛问题。

过度劳累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会消耗非常大的体力,所以需要坐月子进行恢复,但是在坐月子期间依然需要照顾孩子,需要给孩子喂奶,如若坐月子期间产妇身体劳累过度,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进而造成腰痛问题,这也是典型的月子病症状之一。

姿势不对。在产后如果哺乳姿势不对,经常坐着喂母乳或者躺下侧扭着身体进行哺乳会加大腰椎的负荷,如果一直频繁保持这种姿势往往产妇会感觉疼痛难忍。

建议大家无论采取哪种坐姿喂母乳一定要保乱,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的腰部,以免日后遭受更多的身心伤害。
当然造成产后腰疼的原因远不止于此,还与其他等因素有关,如产后受寒,产后身体比较脆弱,身体关节和细胞正处在松弛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如果产后腰部不注意保暖,会导致血液循环不通畅而引起腰疼。产后活动过少,分娩后没有及时下床走动,导致腰部赘肉增加,增加了腰部肌肉的负荷,造成腰肌劳损而引起腰疼。还有过早的穿高跟鞋,会使重心前移,不仅会引起足部的疼痛,也会使得腰部产生酸痛感。

如何缓解产后腰疼的问题呢
产后护理很重要。避免产后频繁弯腰、久站久蹲等,尤其在坐月子期间要特别注意对肩部腰部的保暖,也要适当的下床走动,不仅对于腰部肌肉有缓解作用,对有利于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以及子宫的尽快恢复。

日常可做些腰部运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不要过早穿高跟鞋。坐着的时候,背部可靠一些护垫避免背部弯曲承受过大的压力。
哺乳的时不要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可几个姿势来回替换如坐、侧躺等。
可以采用热敷、按摩等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并减少疼痛。另外,由于产后妈妈消耗的能量较多,要多吃补血的食物,可以补充能量,缓解产后腰疼。

总而言之,产后腰疼是一种常见的月子病,大部分产妇往往将大部分尽力花在照顾婴儿身上,反而忽略了自身身体状况,这样本来分娩之后身体消耗损失很大,再加上分娩后身体本就在恢复阶段,如果自己不注意日常的预防,就会让产妇的腰疼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