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概指妇女在育龄期有正常性生活,其性伴侣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经两年以上未受孕者。现代医学称为原发性不孕症,曾生育或流产后,再发生不孕者,现代医学称为继发性不孕。

近年来,不孕不育正呈年轻化趋势并逐年递增。2010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称: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仅为3%,而如今攀升到12.5%~15%,接近发达国家15%~20%,其中以25~30岁人数最多。
普遍的晚婚晚育现象、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都是造成不孕不育年轻化和发病比例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任何原因伤及肾脏都影响孕育,或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房劳伤肾、长期吸烟,或大病久病“穷必及肾”,或年事偏高、肾气渐虚均足以导致肾气虚损,伤及冲任,造成不能摄精成孕。此外,如今不孕不育还呈现一个特点,即女性由于流产不孕的比例已经占到不孕症的三分之一。

因为频繁的人流,人为地中止妊娠,导致体内的内分泌水平急剧下降,机体遭受双重打击,会逐渐使各方面功能减退,出现早衰,发生诸如宫颈粘连、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等疾病,从而难以受孕。

在助孕上,实践表明,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指导下,采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人工周期法进行治疗(经期—活血化瘀调经;卵泡期—益肾养血;排卵期—温肾活血助孕;黄体期—调补脾肾),对排卵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症、黄体功能不全等引起的不孕,疗效满意。

又如在安胎上,对于免疫性因素造成胎停育者,补肾安胎是重要治法。另外,中医认为胎元不固多因母体先天禀赋不足,孕产频多、房劳不节致肾气不足、胎失所系,运用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之法,如使用寿胎丸,效果不错。

同时,临床所见不孕症患者,在肾之精气不足、冲任虚损的基本矛盾基础上,往往夹有气滞(肝郁)、痰湿和瘀滞(血瘀),故有疏肝解郁、补肾填精,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补肾填精,以及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补肾填精等法。

如何预防不孕症
而部分不孕症是可以避免的,这涉及生活方式、社会道德伦理、个人修养,以及卫生知识普及。

避免过度晚婚晚育
研究表明,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女性为24~28岁,男性为30~35岁。
而女性35岁以上卵巢的功能会逐渐下降,不孕风险增加,同时过晚怀孕会导致卵子质量下降,胚胎畸形概率增高。古人早认识到21~27岁是妇女身体壮盛时期,也是比较适合孕育的时期。

避免体重超重
肥胖会导致月经异常,如痰湿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致。

因此,平素要注意饮食的调节,诸如肉类的选择、蛋白质的摄入,绝对戒烟忌酒。有研究表明,一个星期喝5次酒,会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而吸烟会使女性的怀孕概率降低40%。需要指出的是,过度节食减肥也不可取。

要心情开朗
减少精神紧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女强人,大多有巨大的工作、精神压力,又盼子心切,干扰了神经内分泌功能(肝郁),造成不孕。

重视第一胎孕育,减少人流手术
频繁人流对女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子宫内膜损伤是最常见病因,另外,由于宫腔手术感染导致炎症,诸如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性包块、宫颈粘连,从而引发月经不调,导致不孕。临床统计,婚后不孕患者85%有婚前人流史。